配资网app官方免费下载安装每个都可以衍生组成庞大的药系
中医在千百年临床实践中,创立了大量方剂,有流传于世的经典方剂,有自拟的时方,民间还有偏方,它们筑成了中医“国粹”大厦的根基。
无论是中医还是患者,对一些方剂是耳熟能详的,包括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回阳救逆的四逆汤、培土生金的参苓白术散、交通心肾的交泰丸等等,中医方剂那么多,有没有“治百病”的方剂?
如同现代化合药物制剂里的“广谱抗生素”、“广谱抗癌药”一样,中医同样有自己拿得出手的“治百病”药方,又叫“万能方”、“全能方”、“神方”。
注意,中医讲的“治百病”,并不是“包治百病”,而是具有广泛的调理作用,能普适多种病机,适应许多证候,这些方剂有3个层次。
1、百变,这是从方剂自身来说的,组方每个药材剂量变化了,就有不同功效,或者增减化裁不同的药材后,有新的功效,典型的有二陈汤、四君子汤、逍遥散、平胃散、半夏泻心汤,每个都可以衍生组成庞大的药系。
2、百搭,这是从方剂与其它方剂搭配而言的,比百变方剂又进了一步。不仅自己可以变,还可以联合其它方剂,提效增益,典型的有桂枝汤、小柴胡汤、四物汤、理中汤、桂枝茯苓丸、生脉散等,不同的组合能调理不同的病症。
3、百用,这是从适用人群、适用范围而言的,总结起来就是上下兼通、攻补兼备、内外兼治、寒热兼用,典型的有玉屏风散、黄连解毒汤、如意黄金散、当归芍药散、藿香正气散等,适用大多数人群,内外可用。
注意,这些方剂虽然有“”治百病的口碑,但仍要辨证使用,不可乱用,中病即止。
不少人好奇,为什么中药讲究“一人一方”,还有“治百病”的说法?治百病的方剂,有什么过人之处?分析起来有4条:
1、抓住脾胃升降这个根本,就是顾护胃气,走阳明胃经,这条身体很重要的经络,无论是什么症状和问题,都先护住“基本盘”,确保患者阳气不耗损太多,恢复起来就快得多。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凡是能顾护胃气的方剂,都是“治百病”的优秀苗子。
2、抓住阴阳调和这个关键,以平为期,使身体恢复阴阳平衡,防止阳虚、阳盛或阴虚、阴盛等状态。
3、抓住疏通气机这个重点,中医认为“百病生于气”,气机不畅就内患渐生,变为诸症,要调畅气机。
4、抓住以通为补这个核心,寒、湿、痰、瘀等问题,都是通不了,气血达不到出现的麻烦,只要通了就达到补益、养护目的。
所以,能“治百病”的方剂,无论组方大小、剂量多少,它们一定是包含了这4个方面的“考虑”:健脾养胃、阴平阳秘、气血通畅、通达三焦,最终扶正固本祛邪。
那么,究竟有哪些方剂可以算得上“治百病”?这个就众说纷纭了。
有的人以“临床应用论英雄”,认为中医“临床十大方剂”都是治百病的;有的人以“热门药材论英雄”,含有常用的黄芪、人参、桂枝、当归、附子等药材的方剂,就是治百病的;有的人以“治重病论英雄”,能治重病说明方剂管用可靠,如柴胡桂枝干姜汤、通脉四逆汤、芍药甘草汤、吴茱萸汤等。
这些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中医治百病的方剂,必须是有众多病例验证的,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而且还要满足健脾护胃、阴阳平衡、疏通气机、寓通于补4个条件,数量宜精不宜多。数量多了,就失去了“治百病”的严谨性。
真正能“治百病”的方剂,可能是这三个——能满足上面所有条件,而且经得起临床检验,它们是:
五积散、五苓散、五通汤。其中五积散、五苓散是传统经典方剂,五通汤是现代创立的方剂。
很多人注意到,这3个方剂都有“五”字,这是中华文化融入中医药的明证。“五”字在中华文化里是“吉数”,古人崇尚“五”字,源于人有“五指”、“五趾”的客观事实,延伸到五行、五色、五德、五谷、五经等方面,医学上是五脏、五声、五味等内容。
所以,用“五”字命名的中药方,也被中医和患者寄予厚望。实际上,含有“五”字的方剂不少,为何五积散、五苓散、五通汤能突出出来?
一、五积散
五积散记载于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收录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解表温里的表里双解剂,全方由15味药组成,属于中等规模的药方,配伍为:
君药5味:麻黄、白芷、苍术、干姜、肉桂,以解表散寒、温通祛湿、健脾护胃为主。
臣药7味:陈皮、厚朴、半夏、茯苓、当归、芍药、川芎,理气、化痰、活血、调经、祛湿。
佐药2味:桔梗、枳壳,升降气机,宽胸利膈,宣肃肺气。
使药1味: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五积散受到众多中医的推崇,过去使用非常广泛频繁,有“万应良方”、“保命方”的说法,流传很广的是:一首五积散,房上不喊房下喊。它的药理受到众多研究。比如全方15个药,组成5个梯队,化寒积、血积、痰积、气积、食积等。
事实上,五积散治百病,靠的是两个“秘诀”:一个是药对建功,二是合方发力。
1、药对建功:五积散包括6大药对:麻黄+白芷——散寒止痛、厚朴+苍术+健脾行气、半夏+陈皮——理气和胃、川芎+当归——调经活血、桔梗+枳壳——升降利气、肉桂+干姜——通络温阳。
2、合方发力:五积散含有8个方剂的影子,如桂枝汤、平胃散、二陈汤、四物汤、桔梗汤、麻黄加术汤、苓桂术甘汤、橘枳汤,覆盖了护胃气、强脾气、调营卫、化痰湿、活气血、解表里、温阳等方面的治法。
所以五积散受到传统中医追捧,列为“治百病”的名方之一,是有道理的。
二、五苓散
五苓散是《伤寒论》方剂,条文见于第71条、72条、74条、156条、386条等,为利水渗湿剂,全方5味药组成,药少力宏,配伍为:
君药泽泻——利水渗湿,臣药茯苓+猪苓——通调水道,佐药白术——健脾护胃,使药桂枝——温阳化气。
五苓散是中医“临床十大名方”之一,它的用途是疏通三焦水道,解决烦躁口渴、小便量少、渴欲饮水但又吐逆,也就是水逆证、蓄水证、脱水证。一些中医只看到五苓散治蓄水证,把它的作用看窄了。
五苓散有3个药是核心的:泽泻管全身的水,猪苓管下焦的水,茯苓管中焦的水。加上白术的护脾胃、桂枝的温阳气,起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伤寒论》有2个“主通”的名方,一个是桂枝汤通血脉,另一个就是五苓散通水道。现代解释为两大循环系统,五苓散因为是人体“水总管”,所以能应对大量疾病就不奇怪了。
五苓散有泽泻+猪苓+茯苓的利水“铁三角”,有桂枝+茯苓的温阳化饮组合,有泽泻+白术的引阳入阴和顾护胃气组合,它衍生出四苓散、苓桂术甘汤、胃苓汤、茵陈五苓汤等方剂,对三焦水气证有明显作用,进而影响全身,也是“治百病”方剂之一。
三、五通汤
五通汤是现代中医陈潮祖教授所创,根据“五脏宜通”、“膜腠三焦”等理论而成方,该理论对日本汉方医学产生影响。
五通汤有15味中药组成,为解表温里的表里双解剂,配伍为:
君药3味:麻黄、桂枝、干姜,温阳,通脉、解表、散寒。
臣药6味:半夏、厚朴、陈皮、细辛、枳实、柴胡,宣肺、理气、宽中、解郁。
佐药4味:白术、茯苓、泽泻、白芍,健脾,和胃,利水,化湿。
使药2味:人参、甘草,扶正固本、调和诸药。
五通汤的创方背景,是现代受寒袭凉的现象较多,乱用过于寒凉的药物较多,引起寒证和阳虚问题,百病丛生,用五通汤温通五脏,温阳散寒,恢复气血津液运行。
五通汤的功效来自于六大药对:麻黄+桂枝——主治风寒束表,细辛+干姜——温肺化饮,厚朴+陈皮——顾护胃气,柴胡+枳实——升降气机,白术+茯苓——利水渗湿,甘草+白芍——缓急止痛。
五通汤融合了小青龙汤、理中汤、当归芍药散、四逆散、真武汤、五苓散等方剂的精髓,相当于《伤寒论》的现代延伸应用,是中医现代化的典型代表,把上、中、下三路问题都解决了。
五通汤对预防老年人风寒感冒引起的重症有较好功效,是预防风寒感冒并发症的综合方剂,现代有多个中医运用五通汤加减化裁,适应症不断扩大。
总之,五积散、五苓散、五通汤是中医“治百病”的代表方,其中五通汤还是现代中医的杰作,是中医传承发展的生动体现。虽然这3个方剂临床应用广泛,但仍要辨证使用,遵医嘱用药,不可乱用。
赢金配资-手机股票配资平台-山西配资公司-武汉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中国股票配资官网他所在的队伍竟能升到50级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