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网上配资网站配资因此飞机从广州一起飞
许世友来到韶山,与张平化握手故意使劲,老战友笑骂:你这个和尚
图|许世友与毛主席
1976年3月21日,许世友风尘仆仆的赶往韶山,参观毛主席故居。
许世友对毛主席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这也是许世友萌生想要到韶山看一看想法最重要的原因。
到韶山以后,许世友绕着毛主席故居来回走了一圈,无不感慨地说:“毛主席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为了国家舍弃了自己的小家,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啊!”
也就是在韶山期间,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得知许世友前来以后,也风尘仆仆的赶往韶山,两个老战友在韶山毛主席的故乡重逢,也别提有多么高兴,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到毛主席的家乡去看看
张平化也是一位老红军出身,作为一个湖南人,张平化早在大革命时期就参加了革命,大革命失败以后,张平化回乡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12月,张平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酃县第二区委书记,1928年又担任了中共酃县县委书记,并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在当地发展湘赣革命根据地,历任湘赣军区第二分区政委、湘赣军区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长。
图|张平化
1934年8月随红六军团西征,并担任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二六军团会师以后,张平化参与了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建设,张平化后来跟随红二军团一起长征,并担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32军政治部主任。
许世友与张平化,也是参加长征的时候结识,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以后,许世友越来越想念毛主席,因此也萌生出了想要到毛主席家乡看一看的想法。
心中有了想法,自然是要付诸行动,他先给老战友、时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张平化打了招呼(张平化于1975年兼任广州军区政委,与许世友是搭档),当然电话里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格,许世友直接跟张平化说,想要到湖南喝酒。
“工作再忙,喝酒的事业不能耽误。”
张平化接到电话后,立刻做了充足的准备,殷切的期盼许世友的到来。
可到了这一天,张平化左等右等,也不见许世友来,一打听才知道,许世友到了岳阳了。
为啥中途变了方向?原来许世友听说在岳阳的农垦部队是他带过的老部队,因此想着去看一看,因此飞机从广州一起飞,许世友就直接到了岳阳。
图|许世友
张平化听说以后,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岳阳,结果却没追上许世友,一打听才知道,许世友又直奔常德视察农垦部队去了。
可张平化消息总也慢一步,等到他赶到常德的时候,许世友已经去了长沙。
哪有客人到了主人家里,还要被主任跟在屁股后面追着跑的。
张平化也顾不上什么,直奔长沙,两位老战友这才又见了面。
一见面,张平化就紧走了几步,握住许世友的手,许世友也不客气,一上来就要给张平化一个下马威。
要知道许世友虽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可这手上的劲儿是一点也不比年轻时候差,一双铁钳一样的手,上来就把张平化箍住了,疼得张平化龇牙咧嘴的苦笑。周围一干湖南省委的干部站在一起看着这样的场景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张平化笑骂道:“你这个和尚,几十年不见面,也还是个和尚!”
许世友见张平化服软,也哈哈一下,顺势松开了手。
许世友在长沙没有呆多长时间,便启程赶往韶山。
图|许世友到韶山与工作人员合影
要说起来,许世友出行,和别的人是一点也不一样,别人坐的都是流线型的黑色轿车,只有许世友坐的是帆布的军用吉普,而跟随许世友出行的,也是一水的吉普车。
另外这一次许世友出行,还带了一部军用电台,到韶山以后,就在自己隔壁的住房上装上了这部电台,一如行军打仗时候的风范。
许世友在韶山住了好几天,这电台的“滴答”之声就响了几天,有人问许世友:“许司令就不嫌吵得慌。”
许世友眼睛一瞪说了一句:“吵,这声音多好听。”
在前往韶山的路上,许世友还拿这件事揶揄张平化:“听,这滴答之声如同仙乐一般。”
张平化虽然也是军人出身,却不像许世友那样一直在前线,而是负责后方工作比较多。从1947年开始,张平化就担任了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1949年5月又调任武汉市委书记,1955年9月授衔时,张平化担任湖北省委第三书记,也因为离开了部队,因此张平化并没有被授予军衔。
许世友与毛主席
虽然从事地方工作比较多,可毕竟骨子里流淌的还是军人的血。一听许世友如此揶揄他,也想反击一下,报在长沙“握手之仇”。
“这声音说好听嘛也好听,只是,在韶山,十年前,我就见有人带它(军用电台)出门了,你许司令算是落后于人有十年之久了呵,你还好意思在这里炫耀?”
张平化声音不大,却让许世友感觉很不高兴:“这人是谁?”
眼看许世友就要爆粗口,张平化赶紧拦住了他,低声说了一句:“是毛主席。”
许世友一听是毛主席,霎时间偃旗息鼓,没有再说话。
毛主席到湖南再上井冈山
张平化对毛主席有特殊的感情,土地革命时期,张平化就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创建和发展了湘赣革命根据地,而毛主席对于这位湖南老乡也始终很惦记。
1960年3月9日,毛主席专列从广州驶向株洲,毛主席就曾邀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张平化到专列上,专门听取了他湖南工作汇报,张平化也陪同毛主席一起视察了株洲、长沙。
1965年4月17日,毛主席专列路过武汉时,忽然若有所思,想要到井冈山上再看一看,于是对汪东兴说:“速请平化同志来一趟。”
得知是毛主席要见,张平化火速从长沙赶往武汉,两人简单地谈了湖南工作情况以后,毛主席提到:“我年纪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很想去看一看,你能不能抽点时间,带带路呦。”
图|毛主席与张平化在黄洋界合影
听到毛主席这么一说,张平化的心里也是很激动的,作为一个老井冈,张平化对井冈山也有很深的感情,他告诉毛主席,上任湖南省委书记以后,他曾两次到井冈山看望当年,很多赤卫队的老战士都希望毛主席再临井冈山。
5月初,公安部副部长汪东兴与时任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的华国锋一起先期赶到井冈山,汪东兴在井冈山宾馆与井冈山管理局党委书记袁林和负责接待、警卫工作的管理局副局长孙景玉见面后嘱咐:
“毛主席可能会来井冈山,你们要作好准备。这个事只告诉你们两个知道,准备工作也就交给你们两个了。功是你们两个的,过也是你们两个的。”
根据毛主席的生活习惯,井冈山宾馆迅速做了布置,将一楼靠西厢的115号套房作为毛主席的卧室,将117号改为毛主席的餐厅,另外针对井冈山的交通不发达等情况,江西省委也迅速做了布置,要求宁冈、永新两县迅速抢修了境内公路。
5月21日,张平化与夫人唐慕兰一起陪同毛主席赶赴井冈山。
由于沿途道路并不好走,等到赶到茶陵的时候,天色已经太晚了,一行人只好将毛主席安顿到茶陵县委办公楼住下了。
图|1965年5月22日,毛主席在茶陵县委与县委工作人员合影
晚饭后,毛主席在院中踱着步子,不住的感慨:“三十八年了。三十八年前,我们路过茶陵很狼狈。那时,我们秋收起义的队伍一部分被敌人追赶着,一部分被敌人阻截着,到茶陵吃住都很困难,这一次可完全不一样了!”
第二天,毛主席一行人启程前往井冈山。
虽然是时隔多年,可是毛主席本能的感觉到了,汽车走的路线有些不太对,还是汪东兴给毛主席解释:“酃县到宁冈的路不好走,还在修路呢。现在是经莲花,往永新,绕个圈走。”
永新也是革命老区,听到这个名字,毛主席陷入到无限的沉思当中,路过永新三湾村的时候,毛主席特意拉开了汽车上的帘子,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后,毛主席曾在这里领导了三湾改编。
车子一路不停地走过了茅坪,一直到黄洋界,毛主席停留了40分钟,等到了井冈山茨坪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毛主席在井冈山停留了差不多几天的时间,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他都十分熟悉,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的光景,可当年的场景仿佛仍在眼前。
图|毛主席
毛主席这一次回到井冈山,还留下了两首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念奴娇·鸟儿问答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年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图|张平化纪念秋收起义六十周年《七律》
不过写这两首词的时候,张平化夫妇已经不在毛主席身边,5月26日,张平化要回湖南,毛主席亲自送到宾馆门前,并于他们一起合影。
张平化陪毛主席再回井冈山,那是他的幸运,1974年10月13日,毛主席再到长沙,他对前来的张平化说:“这一次我是来休息的,不是来工作的,你们搞你们的事情去,我不影响你们。”
为了让毛主席休息好,张平化特意安排了湖南的花鼓戏,还为毛主席专门打造了一副轻质的餐具,毛主席很是喜欢这样的安排,尤其是这幅餐具,毛主席几乎是走哪儿带哪儿。
许世友拍着张平化的肩:“今晚我请客”
张平化提到,5月21日毛主席住在茶陵县委的时候,电台的天线就架设在县委大院高层的屋顶上,后来一直带着去了井冈山。
“十一年前,毛主席重上井冈山,就是由我作陪的。来时候老人家带着电台,这不是很正常吗?”
张平化抬出毛主席来,许世友自然是斗不过,只好败下阵来。
当然最关键的“一战”还没有“打”,最终的胜负也还未知晓。
图|毛主席工作照
许世友这一次来湖南,在岳阳考察时,曾在洞庭湖打猎,从洞庭湖猎到的野鸭子很肥,许世友十分高兴。
到了韶山以后,许世友照例想要外出打猎,后来周围人告知,这里是韶山,是不允许动枪的。出于对毛主席的尊重,许世友没有动用自己的猎枪,只是叫自己的儿子到滴水洞猎了几只斑鸠,说是要听一听枪响,看着这些斑鸠,许世友十分高兴,他拍着张平化的肩膀说道:“今晚我老许请客。”
说起来,许世友到韶山以后,当地的乡民也给许世友准备了不少的野味,也知道许世友爱喝酒,所以也准备了不少,可许世友在公开场合上,吃的喝的都很少,还有人忍不住问了一句:“许司令,您不是最爱吃野味吗?今天这么不吃,是饭菜不合胃口吗?”
许世友对人说:“在毛主席的家乡,我不杀生,更不吃生。”
许世友对毛主席的尊崇可见一斑。
图|许世友
可对老战友张平化,许世友就没有那么客气了,回了韶山宾馆以后,宾馆特别为许世友准备了茅台。
作为老战友,张平化是知道许世友风格的,要是被他劝酒起来,那恐怕会喝到一个昏天黑地。
许世友早年喝酒喝得非常凶,经常是在桌子上摆上一个空碗,这个碗是用来惩罚的,叫做滴酒罚一碗。很多人都不堪其扰,许世友始终为此得意,后来有人报告到了周总理哪里去。
周总理并没有直接警告许世友少喝酒,而是采取了以毒攻毒的办法,和许世友拼酒,许世友一开始不知道周总理是海量,两人一瓶接着一瓶的喝,结果周总理把许世友喝到了桌子底下。许世友连连求饶。
这时候周总理才劝说许世友,以后喝酒不许超过六杯去。
虽然后来许世友喝酒取消了罚酒、酒监。可自己喝酒的习惯并没有改变多少。
两人在握手、争电台这两件事情上,互有胜负,因此这第三轮拼酒一关至关重要。
到了韶山宾馆后,两人开始推杯换盏,张平化虽然不以酒量见长,可作为一个从革命战争年代下来的老将军,脾气一上来,喝酒自然是不能落下分。
图|张平化雕像
他和许世友两人一杯接着一杯,几乎是不相上下。
许世友是吃了不小的惊,两人虽然说是战友,可毕竟之前打交道不多,也没有在一起喝过酒,和这么一轮和下来,敢情湖南藏龙卧虎,自己稍有不注意,或许还会败下阵来。
要是再输了,许司令的脸往哪搁。
许世友脸颊通红,大喊着要上大碗,眼看着喝酒又要成一个无底洞下去。许世友的女儿看在眼里,赶紧上前劝说,也不知道在许世友耳边悄悄说了什么,许世友冷静下来,他对张平化说:“老张,这次不喝了,下次到广州再喝。”
张平化和许世友交集虽然不多,两人却能保持这份弥足珍贵的友谊,让人不禁感动。
1977年10月张平化调任中宣部部长,后来又在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许世友为中顾委副主任)。
值得一提的是,张平化在1976年9月8日,还曾接到毛主席要回湖南休养的通知,让他赶紧做好准备,可张平化第二天却接到了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张平化伤心难过,与毛主席长达50年的友谊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图|纪念章华平诞辰100周年信封
张自为回忆父亲张平化时,曾说了这样一句话:“父亲是一位严父,也是一位慈父。”
张平化从小就教育儿子,生活不要特殊化,要向普通的工农子弟看齐,张平化先后当过两个省会的市委书记,又当过三个省的省委书记,可儿子张自全1962年参军入伍,退役后转业却当了一辈子的司机。
作为老一辈儿的革命家,张平化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2001年7月23日,张平化去世,享年94岁。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赢金配资-手机股票配资平台-山西配资公司-武汉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